新乡市教育局最新通知!事关全部中小学…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机关各科室,各直属机构,师大附中,市区各民办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立德树人目标,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五项管理”(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的拒绝,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为学生提供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新乡市教育局要求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通报》,全市各中小学要在6月19日前对相关内容实施到位,认真总结,构成长效机制。
一、作业管理
各中小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强化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报》(教教基厅函〔2021〕13号)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贯彻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提升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保障接续年级“零起点”教学。
二要坚决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布置原则,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防止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三要掌控书面作业时间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须要掌控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四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已完成作业。小学生基本要在校内已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已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准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准拒绝家长批改作业。
五要创建作业总量审查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把作业设计、测验和对系统情况划入对学校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六要在全市小学推行“无书面作业日”,每周四不向小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书面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学生展开亲子活动、实践活动、劳动锻炼。
二、手机管理
各中小学要严苛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和省教育厅文件拒绝,规范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平板电脑、电子手表等智能设备也要参考手机展开管理。
一要加强管理。全日制制学校一律禁令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寄宿制学校原则上不容许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确实特殊原因必须携带的,要交给班主任或宿舍管理人员暂时保存。
二要完备制度。各中小学要制定学校手机管理细则,将手机管理列入校规校纪内容,对违反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展开校纪处置,教师不得仅用于手机一种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
三要拓宽家校联系途径。各中小学要为学生获取畅通可行的通讯手段,通过加装相同公用电话、开放办公电话、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等方式,保障学生在必要时间能够与监护人取得联系。四要创建家校共育机制。学校要及时向家长普及“五项管理”政策,指导家长对学生在校外科学用于手机并进行监管,增加学生用于手机频率和时间。
三、睡眠管理
各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报》(教教基厅函〔2021〕11 号)和省教育厅有文件精神,统筹安排学生作息时间。
一要确保学生睡眠中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中时间不应超过 10 小时,初中生不应达到 9 小时,高中生不应超过 8 小时。
二要规范放学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 8:20,中学不早于 8:00,各学校上午容许学生进校时间要与调整前维持恒定,适当安排提早到校的学生进行早读或者有益活动,不得安排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要规范就寝时间。各中小学要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保障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 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 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四要主动净化环境。各县(市)、区要主动监督校园周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不得晚于21:00,严禁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布置作业,杜绝经常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找到校外培训教育培训机构有违规现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通报并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展开查处。
四、读物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21〕2号)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防止有问题读物转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一要及时清查。各学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适合读物严肃清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清理封存。引荐读物进校园要严苛程序和标准,学校领导要严格审查,确保优质读物进校园。
二要严苛管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利用培训、讲座等活动销售读物,不得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三要营造环境。各学校健全读者设施,打造学校阅读环境、决定师生阅读课、定期举办学校阅读活动,建立读者能力评价体系,形成书有人读书,人有书看的良好读者氛围,大力创立“书香校园”。
五、体质管理
各中小学校须严苛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标准。
一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鼓励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不准学校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挤占体育、健康课。
二要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认真落实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确保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节课间走出教室适度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要对家庭体育锻炼加强指导,获取优质的锻炼资源,保持与家长沟通。合理学生安排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长,不应开展大强度磨练。
三要构建完备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探讨“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科学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协助学生掌控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竖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体育课程反对学生发展运动专长,引领学生养成身体健康生活方式,构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希望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参加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训练。学校要积极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创建“校内竞赛―校级联赛―区域选拔性竞赛”三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
四要严格落实白内障防控和体质监测制度。中小学要坚持的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到1次眼保健操,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制度。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身体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审核制度,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六、有关拒绝
1.抬高政治站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五项管理”工作,开会专题会议决定部署“五项管理”工作,具体科室责任分工,构成合力,决定责任督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展开督导。
2.细化管理规定。全市中小学要对照“五项管理”通报,制订出具体办法,具体职责分工,统筹安排,把“五项管理”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校获得全面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加强宣传让所有教师、学生、家长知悉“五项管理”内容及学校具体实施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广电部门及新闻媒体严肃甄选并广泛宣传工作中构成典型经验以及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事迹,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乡市教育局